• 豪门国际

  • 嘉兴市豪门国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
    当前页 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传真 返回

    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嘉兴 嘉兴公交 激活红色基因 引领绿色出行

    发布日期:2018-09-05 15:54 信息来源:嘉通集团

    来源:中国豪门国际新闻网

    不断按下快门,纷纷递上话筒 、录音笔,争先恐后地发问……一群由中央级、省级、行业、地方媒体组成的“重量级”采访团,聚焦的是同一个主题——嘉兴公共豪门国际发展。

    9月3日,2018年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浙江嘉兴启动 。这座拥有南湖红船的城市以别样的公交魅力,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 。

    “要说这还不方便,就是没良心了 !”

    看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,不仅要看它的城市 ,更要看它的农村 。嘉兴人引以为豪的是,这里所有区县全部为全国“百强县” ,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4年位居浙江省第一 。更难得的是,地方经济的富庶普惠城乡,乡镇居民也能享受改革红利,这在公共豪门国际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
    “10来分钟一趟车 ,开得稳稳当当,还给我免票,要说这还不方便,那就是没良心了!”面对众多记者,74岁的詹银康很激动。每隔几天,他都会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出发,进城看儿子。40分钟的路途完全不用他孩子操心,因为詹银康出家门就能坐上271路公交车。

    这条连接王江泾镇和秀洲区的镇村公交线路,方便的不仅是詹银康这样的老人。从每日6时到21时20分 ,这条线路发车124班,全程21公里,票价只要2元。镇里许多年轻人乘这趟车进城逛街,不耽误晚上回家;城里人周末乘这趟车来镇里走亲戚吃酒宴,很少自己开车。

    乡村振兴,一大关键就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嘉兴市豪门国际运输局副局长张志东介绍,“均等化”是嘉兴公交发展的首要目标。目前,嘉兴市本级和五县(市)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部达到5A级水平 ,基本形成全域公交格局,全市652个建制村中已有628个实现1公里公交线路覆盖 。市区至各乡镇全面开通了城乡夜班公交,农村百姓夜间到市区也和城市居民一样方便 。

    公共豪门国际传承红色基因

    “71路连接着南湖革命纪念馆和嘉兴南站。暑期前来瞻仰红船、参观纪念馆的游客特别多 ,我们这趟公交车方便了很多人。”71路女驾驶员王冬桂笑容腼腆,她告诉记者 ,每当手握方向盘 ,心情都特别好。

   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和“红船精神”的诞生地。这片热土上的公交事业 ,也因特殊的“红色基因” ,自觉追求服务品质提升 。

    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风光的嘉兴,如何让公交和旅游完美结合?他们自有心得。嘉兴市区第一条旅游公交线路——游1路,连接嘉兴火车站和“美丽乡村示范镇”凤桥镇。嘉兴市国鸿公共豪门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一峰介绍,如今越来越多到凤桥镇的游客,都会选择这套高效而舒适的出行方案——乘高铁到嘉兴南站后,坐游1路公交车欣赏一路好风光。

    除了运游结合 ,嘉兴还推出多种特色公交服务。“守时公交”99路 、100路 、264路等 ,在各个站点公布到站时间,承诺到站时间误差小于3分钟 。据了解,嘉兴市区先后开通了118路大站定班快线 、766路高峰区间快线等,正在研究探索辅助公交、微循环公交。多样化的公交服务 ,满足了精细化的公众出行需求,让公交车越跑越快 ,城市豪门国际越来越畅通 。

    品质服务离不开一线驾驶员队伍的辛勤付出。采访现场 ,安全行驶23万多公里的95路公交车驾驶员黄伦标和“活雷锋”代表、游1路公交车驾驶员庄正新“吸粉”无数。“公交车驾驶员是城市的窗口,我们有义务用优质服务做绿色出行的践行者 、宣传者、传播者。”庄正新在2018年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,也说出了嘉兴公交人的心里话 。

    信息化让公交越来越“聪明”

    在站台上候车 ,能接上USB插口给手机充电 ,点击电子屏幕可随时查询线路  、到站信息,整个站台却看不到一处电源……采访中,采访团看到了这样“科技感”十足的公交站台。

    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公交首末站,工作人员为记者们“揭秘”:这个智慧公交电子站台有一个光伏顶棚 ,集成了电子站牌、LED照明、监控、语音传送等多种功能。现在 ,像这样的智慧公交电子站台,嘉兴全市已经建成706个,今年还将增加197个 ,并逐步向乡镇覆盖。

    轻轻一扫就能乘车 ,成为嘉兴市民公交出行的新方式 。目前,累计有37万用户使用“禾行通”“车来了”两款乘车App,市本级和嘉善、海宁 、桐乡、海盐市区、平湖城区也已实现公交移动支付全覆盖 ,新版公交IC卡已实现与上海地铁 、公交等互联互通 。

    牵手信息化的嘉兴公交,行业管理越来越精准有效,公交服务越来越“聪明”。张志东介绍,在2015年,嘉兴就完成了省级试点项目——公交运行监测系统项目建设 ,为行业管理、成本规制 、绩效考核 、应急指挥提供了精确的大数据支撑 。

    如今,全市各公交企业引入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,实现对公交车辆和驾驶员的全天候调度、监管。去年,运管部门与出行信息科技平台展开深度合作,建立了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,为线网优化、站点设置 、班次安排等决策提供重要参考。

    多方合力推动公交服务标准化

    公共豪门国际是“市长工程”和“百姓工程”,离不开多方合力。嘉兴市副市长张仁贵介绍,连续10年来,嘉兴市把公交优先发展作为“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工程” ,在政策保障、硬件投入 、服务提升等方面积极推进。

    “嘉兴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”的成功实践,是多方合力的一个典型代表。

    在试点项目所在地王江泾镇,副镇长钱罡告诉记者,项目实施过程中,嘉兴市 、秀洲区豪门国际运输管理部门,以及王江泾镇政府 、公交企业齐抓共管、各司其职。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编制符合嘉兴实际的标准体系 ,地方政府出资 、出地建设基础设施,公交企业跟进优质公交服务,最终打造了全国城乡公交领域唯一的标准化项目 。

    企业积极参与民生工程 ,更为嘉兴公交事业增添了强大动力 。嘉兴市豪门国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宇健介绍 ,企业先后投资约10亿元用于场站建设、车辆更新等 ,直接助力旗下嘉兴市公共豪门国际有限公司、嘉兴市国鸿公共豪门国际有限公司发展。他说 :“我们还要持续推进公交车辆提档升级,到今年年底 ,嘉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将达到全市公交车总数的56%。”

    公交发展越好,越受百姓关注 ,促使公交继续优化提升,形成良性循环。嘉兴市区公交乘客委员会在行业管理中十分活跃 。乘客委员会主任费超勇介绍 ,截至目前 ,乘委会成员先后考察公交线路247条次,考察车辆1915辆次,协助处理投诉案件结案2531件 ,帮助嘉兴公交优化线路、提升服务。

    新时代的嘉兴公交,正在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服务的路上快步前行 。


  • XML地图